钢吊箱下沉入水后受流水压力的作用,吊箱围堰会向下游漂移,为便于调整吊箱位置,确保顺利下沉,在吊箱侧板内壁与钢护筒之间设上下两层导向系统,一层设在距围堰底板2.00m处,止水钢板,第二层设在距围堰底板6.00m处,每层8个导向。定位系统由导向钢板、定位孔、定位(短型钢)及调位千斤顶组成。导向板为厚度δ=16mm钢板,端部制成圆弧,分别焊于吊箱4个角部位的纵、横内圈梁上,导向板端部至钢护筒外壁之间留一定的空隙;定位孔是利用吊箱底板上靠上游的前排3个护筒孔洞作为定位孔,其位置必须和护筒-2.50m处位置保持一致;导向钢板及定位孔的作用是控制下沉吊箱的平面位置。调位时用调位千斤顶进行。定位是在吊箱下沉到位后,封底混凝土凝固前,为防止水流压力、波浪力及靠船力等动荷载对自由悬挂的钢吊箱发生挠动,影响封底混凝土质量而设置固定装置。定位主要利用钢护筒的稳定性将下沉到位的钢吊箱通过定位与4个角的钢护筒连成整体达到钢吊箱的定位。根据设计施工水位,钢吊箱设计总高度为8.0m,共分两节,一节高6.0m,第二节高2.0m.吊箱侧模共4块,模板之间采用M27双排螺栓连接,拼缝之间垫δ=8mm厚止水橡胶板;底模由四块模板相拼而成,各块之间相对独立,以便拆除,底模侧模之间用16颗螺栓连接。吊箱顶部受力梁、底格梁和8根ф32精轧螺纹钢筋是吊箱的主要受力结构,吊箱及封底砼自重通过精轧螺纹钢传递给支承平台再通过钢护筒传递给桩基承受。钢吊箱设计布置见.
钢吊箱总重约142t,采用在驳船上逐块散拼,80t浮吊分体吊装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荷载及自重主要由吊带和支承架传递与桩基承受。
结构设计条件综合各工况条件、水位条件和施工时间,确定钢吊箱结构设计条件(61#~63#墩):围堰平面内净尺寸:14.20m×14.20m(与承台平面尺寸相同,考虑吊箱围堰侧板兼做承台模板);
侧板顶面设计标高:7.50m(保证承台施工在干燥无水的条件下进行,根据施工时间安排,重庆伸缩缝止水钢板,此时预计施工水位低在4.00m左右,高为7.50m);
底板顶面设计标高:-2.50m(封底混凝土厚度为2.50m,承台的底标高为0.00m);
内支承标高:4.50m和7.00m(不利工况处);
设计抽水水位:7.50m;
根据自然水位变化及钢吊箱施工作业时段,设计施工受力结构主要按照高水位时,吊箱内抽干水后侧板所受水压力为设计依据,重庆v型止水钢板,低水位时,现浇承台砼侧压力进行校核,考虑高水位时,钢吊箱抗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