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判定--声速临界值:
①数据排序;
②截去明显小值;
③计算判据;
④检验;
⑤截去小值;
⑥重复③④⑤步骤;
⑦得到临界值。
分析与判定--波幅临界值:用波幅平均值减6dB作为波幅临界值,当实测波幅低于临界值时,应将其作为缺陷区。
分析与判定—斜率判据:声时深度曲线上斜率与相邻测点声时的乘积,这是一个对缺陷边沿敏感的量,配合声时或声幅判据使用。
来源:智能土木检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测管安装规程
a、底管安装:声测管底管直接从厂家进购封头底管,但安装过程中如发现底管封头盖存在不密封或松动的现象,需及时加固、密封处理。将底管用铁丝绑到钢筋笼上,绑扎点间距不超过2m,其中声测管底端应为桩底设计标高。
b、后续管安装:在连接时,先将两头是需要连接的声测管和双接头对接插好,一般双接头在中间,接头中间套筒使用液压钳钳压至无法再夹紧,完成后检查钳压是否牢固、是否存在松动,如果没有钳压好需再次钳压,声测管要求,完成后,接头位置用透明胶带密封,缠绕厚度不得少于两层,防止漏水。
c、充分固定:为了确保安装牢固,用10#—16#铁丝30-50厘米/根,按8字形接头把管体固定在钢筋笼上,绑扎间距不超过2m 、钢筋笼放入桩孔时应防止扭曲,管与管平行垂直,声测管随钢筋笼分段安装。
桩基检测出现声测管堵管该如何解决
1.上部堵管:这里指4至20m堵管的情况,用实心钢柱制作1m和50cm长的大錾子各一个,前端加工成尖锥形并硬化处理,后有圆孔,穿100米钢丝绳并扎紧固定,钢丝绳缠绕在转轮上,用来冲击堵管处,每次冲击20分钟左右,再用水泵将碎状物冲洗出来,桩基声测管,再接着冲击和冲洗,反复进行。
2.中部堵管:这里指20-40米堵管的情况,绵竹声测管,声测管中部堵管时,可以采用长2m或3.5m螺纹钢筋代替实心钢錾或者钢绞线冲击配合水泵冲洗的方式,此深度范围内可用人工抽拔钢绞线往返冲击,水泵将碎状物冲洗出来的方法处理。或者用钢丝绳吊着螺纹钢上下往返冲击,再配合水泵将冲击碎屑冲洗出声测管。由于钢筋相对32cm实心钢柱较细且具有弯折弹性,虽然较长但却不易发生卡管现象。
3.下部堵管:下部堵管,一般指40米深度以下堵管的情况,此种情况人工抽拔钢绞线工作强度太大,桩声测管,可采用将钢绞线锚固在挖机的铲斗或者吊车的小弯钩上,将钢绞线提起至半空中冲击堵管部分,然后用水泵将处理的碎状物冲洗出来,如此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