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各种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钻孔桩施工中发生问题时,现场值班技术人员必须立即采用正确的处理方式,同时立即上报作业队总工及经理,桩基声测管,作业队总工及经理视问题严重程度上报工区总工及值班领导,争取在时间内解决问题,防止Ⅱ类桩及断桩发生。
1、坍孔 在流砂及淤泥地层容易塌孔,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孔后,增大泥浆比重(控制在1.2~1.4之间),改善其孔壁结构。坍孔严重时,坍孔位置回填大块粘土重新钻孔。
2、缩孔 在软塑、硬塑粘土层易发生缩孔,钻孔时发生弯孔、缩孔时,可将钻头提到偏孔处进行反复扫孔,直到钻孔正直,如发生严重弯孔时,声测管检测,采用小片石与黏土块混合,回填到偏孔处,填料沉实后再钻孔纠偏。
3、埋钻和卡钻 埋钻通常伴随塌孔同时发生,先处理埋钻后再处理塌孔,事故发生后,应保证孔内有足够的泥浆,保持孔内压力,彭州声测管,稳定孔壁防止坍塌扩大,采用大功率泥浆泵抽排钻头处沉碴沉消除阻力,然后缓慢提钻,严禁强行处理,否则有可能造成钻杆扭断等更严重的事故。
4、掉钻头 通常发生在循环钻机及冲击钻机,掉钻头后,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增加泥浆比重(1.15~1.3),制作L形打捞勾,固定在钻杆下端,将钻杆伸入孔底,旋转勾住钻头后上提。 5、护筒下沉 当护筒底端未完全穿透淤泥层或位于流砂层内时,易发生护筒下沉,发生护筒下沉时,若开钻不久则回填孔位,加长护筒重新埋设,若接近成孔则加大泥浆比重(1.15~1.3)保持孔内泥浆水头高度,用枕木对称铺在护筒外侧,利用槽钢等承重扁担将护筒架在枕木垛上,成孔后尽量不清孔,声测管,钢筋笼吊环以枕木垛承重,缩短灌孔时间。
十、人工挖孔灌注混凝土桩
1.已综合挖孔土方与护壁混凝土量。
2.已综合20%软岩及桩底0.5m以内的岩石(较软岩、较硬岩)处理,超过部分可以另计岩石成孔增加费。
3.施工中如遇流砂、淤泥的,按流砂、淤泥量定额人工乘以系数1.2,增加的材料及措施费用另行计算;如遇孔内发下水渗透积水而需抽水处理的,另行计算。
4.人工挖孔桩空孔部分凿除按凿除实际体积套用凿桩头定额。
十一、桩空孔部分,如需填充的,填充砂的套用砂垫层定额,填充混凝土的套用混凝土垫层定额。
十二、打实验桩的,相应定额人工、机械消耗量乘以系数2.0;本条说明仅适用于打(压)桩、送桩、桩基成孔(包括空孔部分)定额。预制桩接桩、桩尖焊接、封桩、混凝土灌注、泥浆制作、埋设护筒,以及钢筋笼制作等消耗量均不乘该系数。
预埋声测管时应注意的问题:
桩径小于1.0米时应埋,桩径在1.0-2.5米时应埋三根管,桩径大于2.5米时埋四根管。声测管宜采用钢管,其内径为50-60毫米,钢管宜用螺纹连接,管的下端应封闭,上端加盖,声测管可焊接或绑扎在钢筋笼的内侧,检测管这间应相互平行。
以上内容均根据施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